蒙古鲌
Culter mongolicus ( Basilewsky, 1855)
地方名:红梢、齐嘴红梢、红尾
保护级别:无。
识别特征:
体长形,侧扁,头较长,背面平坦,头后背部稍隆起。腹鳍基部至肛门前有腹棱。口端位,口裂斜,后伸达鼻孔下方。下颌突出,略比上颌长。背鳍较长,外缘平截,末根不分枝鳍条为光滑硬刺。腹鳍短,后伸不大臀鳍起点。臀鳍基部长,外缘略内凹。尾鳍分叉深,上下叶末端尖。肛门靠近臀鳍起点。鳞片较小,腹鳍基部有狭长的腋鳞。侧线平直。头背面和体背面呈灰色带黄褐色,体侧下半部和腹部为白色。背鳍为灰色,胸鳍、腹鳍为浅黄色,臀鳍浅黄色带红色。尾鳍上下叶呈鲜红色,下叶更鲜艳。
生活习性:多在水流缓慢的河湾或湖泊的中、上层,游动敏捷。
食性:属肉食性鱼类,幼体时主食枝角类和桡足类及昆虫幼虫,较大个体主食小鱼、虾和水生昆虫。
繁殖特性:繁殖季节多在5-7月,常在流水环境中产卵,卵具有粘性,白色,粘附在水草上发育孵化。
分布:在长江干流、嘉陵江、岷江、青衣江、大渡河、沱江、金沙江等均有分布。
研究进展:
[1] 谢佳燕, 颜渊, 杨钰慧, 等.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蒙古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. 淡水渔业, 2019,49(03):3-7.
[2] 韩庆, 龚丽军, 付莹, 等. pH值对蒙古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: 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, 中国陕西西安, 2018[C].
[3] 张化浩, 谢桢桢, 胡良雄, 等. 鄱阳湖流域蒙古鲌群体形态差异研究. 淡水渔业, 2018,48(06):33-39.
[4] 姜海峰, 耿龙武, 佟广香, 等. 池养镜泊湖蒙古鲌的人工繁殖及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观察. 水产科学, 2016,35(02):130-135.
[5] 严保华, 熊春贤, 金方瑜, 等. 蒙古鲌人工繁殖技术. 水产养殖, 2015,36(05):37-38.
[6] 苏明, 怀向军, 张铷, 等. 蒙古鲌人工繁育技术操作规程. 上海农业科技, 2015(06):65-67.
[7] 怀向军, 苏明, 曹辉春, 等. 蒙古鲌亲鱼培育与人工繁育技术. 上海农业科技, 2014(06):67-69.
[8] 苏明, 尤永华, 沈家佳, 等. 蒙古鲌亲本培育与人工繁殖试验. 科学养鱼, 2014(08):8-9.
[9] 李斌, 王志坚, 金丽, 等. 蒙古鲌食性转变的稳定性同位素研究. 水产学报, 2011,35(09):1419-1425.
[10] 张小立, 杨品红, 徐黎明, 等. 翘嘴鲌、蒙古鲌形态特征及年龄与生长的研究. 内陆水产, 2008(09):7-10.
[11] 张小谷, 阮正军, 熊邦喜. 鄱阳湖蒙古鲌年龄与生长特征. 海洋湖沼通报, 2008(03):137-143.
[12] 吴维新, 谢春华, 王晓艳. 蒙古鲌的生殖力研究. 内陆水产, 2004(11):32.